
中国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内需。投资重点将放在“补短板、增后劲”上,加大对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。
例如,安徽合肥的国家级飞机防雷电重大试验设施项目总投资40亿元,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防雷电能力。该设施能够模拟地球上最高的雷电强度,确保飞机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。
在辽宁,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突破了耐热型电池隔膜的核心技术,投资10亿元建设了一条新型隔膜中试生产线。该技术将电池隔膜的耐热温度提升至300摄氏度以上,并降低了生产成本,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低温适应性,开拓千亿级市场。人工智能技术也已应用于电池材料研发,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。
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总投资约57亿元,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,将有力推动海上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,并建设全国首个省域数字电网,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。
专家表示,国家将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、新技术应用、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投资。预计绿色转型领域年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,交通、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每年投资规模将保持在3万亿元左右。政府将建立长效机制支持重大项目建设,并健全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体制机制,形成政府与市场合力,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。
发表评论